編輯:鄰英時間:2019年02月24日閱讀次數:433
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要求,全省各級各方面要把抓落實作為一切工作的關鍵,把解決不落實、落不實的問題當作最緊迫的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加大整治力度抓落實,針對“政令中梗阻”“責任中梗阻”“作風中梗阻”等問題,開展集中治理,進一步推動政務和發展環境好轉。
無需諱言,在我省有些地方和部門,形形色色的“中梗阻”由來已久,且“久治不愈”,成為阻礙發展、影響落實的重要因素?!爸泄W琛弊畲蟮奈:υ谟?,它位居中端,“堵塞兩頭”,上級的決策部署落實不了,下級的實際工作開展不了,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工作拖延遲緩,甚至有始無終,本應盡快惠及百姓的政策措施“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群眾得不到實惠,抱怨在所難免。
今年7月中旬以來,我省啟動“三糾三促”專項行動,即糾正不擔當、不作為和弄虛作假問題,促進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落實、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促進黨員干部作風明顯好轉。專項行動旨在著力解決當前我省部分黨員干部中存在的履行職責不擔當、為民服務不作為、落實任務弄虛作假3個方面的十類突出問題。這次專項行動明確指出的問題中,很多都是政務、責任、作風“中梗阻”的具體表現。對照檢查、真正解決這些問題,為大力破除“中梗阻”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中梗阻”既是頑疾,就要首先找準病因。作為公務辦理的中間環節,“中梗阻”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制度不完善,辦理時效缺乏剛性約束,致使經辦人自主裁量權過大;二是監督不到位,事情辦了沒有、辦得如何,缺乏督促檢查。三是缺乏問責。該辦的事沒有按期辦,就要說明原委,承擔責任,而不是我行我素、“濤聲依舊”。
猛藥方能去疴。大力破除“中梗阻”,需要對癥施治??陀^地講,有些“中梗阻”的形成,并非完全個人原因,而是體制機制制約。一些地方和部門,跟不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很多改革措施落不到實處。譬如名義上施行了,但具體的實施辦法遲遲不能出臺,導致辦事人員無所適從。有的地方部門,還沒有完全遵照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缺乏制約監督,致使推諉扯皮、不作為、亂作為,乃至權力尋租等還有空間、阻礙發展進步。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凡事推著干、遇事繞著走,想方設法偷奸?;?,對于這些人,就應當毫不客氣地亮出“紅牌”,依法依規采取相應措施,讓他們為自己的不當行為付出代價,以儆效尤。同時,對堅決貫徹上級決策部署,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干部,要大膽使用,給予褒獎。通過獎優罰劣,從正反兩個方面,破除形成“中梗阻”的不良環境,促進黨員干部作風的明顯好轉,推動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李近遠)
閱讀次數:583第十二屆中國航展規模將再創新高 重型火箭首亮相
閱讀次數:503中國足協獲2018亞足聯夢想亞洲社會責任獎
閱讀次數:454歐洲議會又來“聲援”臺灣 臺當局開心到連聲致謝